我们不会从类似「有多少学生使用它」、「对考试成绩有什么影响」以及「测算它能多快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这样的角度评估 Mathematica。在某种程度上,这都是相关的代理指标,而不是工具的最终目的。Mathematica 是作为 Wolfram 对符号操作和自动机研究的一部分而创造的,最终扩展到赋能所有的数学家和科学家。它的评估标准可能是:它能在边界上激发出多少强大的洞察力?
与此相关的是,通过询问人们在阅读一篇文章后能记住多少来评估助记媒介[1]是个诱人的想法。但它的真正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做更多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来评估这个目标达成与否。
如果我们想提供某种世俗的超验叙事[2],我们必须最终评估我们所有的工作——相对于赋予意义、将人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组织人们如何生活等等。当然,我们会需要代理指标,但仅此而已。对这一目的的关注消除了「内容」和「工具」之间的区别,并推动我们去追求那些能够更好地传达意义的想法。
更好的框架包括:
- 每代人能创造出多少多少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 创造 The Primer++ 还是 Dynabook++
- 创造极佳的成长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行动桥梁(赋能环境的重点是创造成长和行动的机会,而不是技能培养[3])
- 设计新的赋能环境,可以看作是在打造一所超级大学(University++)[4]
在这个意义上,「思想工具」是一个有点曲解的术语。它促使我们把「思想」作为最终目标来考虑。我们实际上是在试图构建「在上下文中的意义」。还要注意的是,「上下文」可以是一篇普通的老式论文!
参考文献
https://github.com/mnielsen/tpft/blob/master/big_picture.md
- 对于个人和团体来说,支持最高速的成长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设想一个(极不寻常的)在线课程,这个项目看起来会像什么?
- 是否有可能帮助那些相信自己有能力对重要问题产生有意义影响的颠覆者?
- MOOC 真正想成为什么?+ 如何重塑大学?大学++是什么样的?+ Primer++ 或 Dynabook++ 是什么样子的?+ 一人一生中能创造多少个西斯廷教堂天花板?
Kay, A. C. (1972). A Personal Computer for Children of All Age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Annual Conference - Volume 1. https://doi.org/10.1145/800193.1971922
链接至本文(已汉化)
声明
此内容发布由 Andy Matuschak 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修改。保留所有权利。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Alan Xu
原文:Tools for thought should be evaluated in the context of intrinsically meaningful purposes (andymatuschak.org)
参考
1. 助记媒介(Mnemonic medium) ./459483765.html2. 超验叙事(宏大叙事) ./605681904.html
3. 赋能环境的重点是创造成长和行动的机会,而不是技能培养 ./591395654.html
4. 设计新的赋能环境,可以看作是在打造一所超级大学(University++) ./69462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