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发表了一篇文章[1],这篇文章其实是我五年前就开始创作的。2019 年我动笔时,深知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无法创作出心目中的理想作品。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能够推进这项工作——哪怕只是把我目前掌握的一点点知识整理清楚,也可以作为未来深入研究的起点。
于是,我开始实验新的笔记写作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尼克拉斯·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的启发。我的目标不是为了写笔记而写笔记,而是要打造一个强大的思考环境。我希望创造一个环境,让我能够日积月累地收集想法,使那些零散的思绪不断积累、演变,最终凝聚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对于这种长期积累的需求,传统的笔记方法往往不太奏效。常见的笔记形式是一卷不断延展的草稿,每天都在末尾添加新内容。这样一来,那些有价值的灵感很容易被次日涌现的新想法淹没,而不是被反复打磨成清晰的观点。
在我的方法中,我坚持每天记录大量草稿。然而,每当遇到富有洞察力的内容时,我会围绕这个特定的观点、问题或想法撰写一篇简明扼要的笔记。(你可以在这里[2]查看一些[3]具体示例[4]。)我的目标是让每篇笔记都能独立成篇,清晰易懂,但我会在笔记中穿插大量指向其他小型笔记的链接[5]。这种做法使我能够在各种想法之间快速切换,洞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希望每篇笔记都能成为该主题上的「常青[6]」条目,这样我就可以通过持续积累和优化这些笔记,无论是独立的每一条还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网络,来推进我的思考。
五年时光流逝,我最近完成的一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种方法的成效——但同时也揭示了一些重要的不足。此刻正是回顾和反思我在笔记写作环境方面所做实验的最佳时机。
笔记的发散与维护
为什么要「常青」笔记?这个(雄心勃勃的)理念是,你笔记库中的每一篇笔记都应该反映你当前对某个问题的最佳思考。这样,随着你在数月乃至数年间不断深化对某个主题的理解,你就能借鉴并拓展这些坚实的思想基础。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笔记之间存在密集的链接网络,当你改进其中一篇笔记时,某种程度上你也在提升整个网络中与之相关的所有笔记的质量。
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维护负担和所谓的「概念债务」。这让我想起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初出茅庐的工程师常常为自己写出了多少行代码、项目规模有多大而沾沾自喜。然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却往往将代码视为负担而非资产。他们更倾向于精简代码,因为他们深谙每多一行代码都意味着更多需要维护的环节,更多潜在的故障点。随着时间推移,系统的某一部分通常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他部分变得不协调或过时——这就产生了所谓的「技术债务」。
今年五月,我感到自己终于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可以着手写那篇期待已久的文章了。我在「我们如何学习?」[7]这个主题上的研究,为我提供了看待一些老问题的新视角,同时我也有一些新想法迫不及待要表达出来。但这一次,我没有像往常那样为这些新材料写下常青笔记。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直接投入写作;写笔记似乎成了一个不必要的迂回。于是,我直接在文章草稿中发展这些新的想法。
如今,这篇文章已经完成,但我仍然保留着数十篇关于这个主题的笔记。其中许多笔记已经无法反映我最新的思考了:就像往常一样,在写作过程中,我的观点不断演变,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入。现在回看,有些旧笔记在我看来甚至是错误的。而文章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想法是全新的,是在之前的笔记中完全没有涉及的。
如今,我关于这个主题的笔记反而成了债务,而非资产。虽然我可以更新它们,但目前我实在提不起兴致。这感觉就像是在做毫无意义的文书工作。这些旧笔记散发着一种陈腐的气息,让我提不起劲儿去重新审视它们。然而,我又不愿意简单地将它们丢弃:我相信日后我还会重拾这个主题,而且笔记中还有许多未被收录到文章中的宝贵材料。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系统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多年来帮助我为撰写这篇文章做准备。但现在,我的笔记库中存在一个疏于维护的角落,它悄悄地影响着整个系统的使用体验。
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一种方法是立即给出视觉上的过时提示,就像发黄的旧纸一样。人们很容易想象,一个 AI 系统或许能帮助我自动维护这些旧笔记。可惜的是,这样的 AI 需要获取我脑海中的隐藏信息。比如,如果我不再认同某条旧笔记的观点,我不一定会在 AI 可见的地方明确表示反对:我可能只是在最近的工作中不再提及它。但并非所有未被提及的想法都是不好的——许多只是不符合我当前讨论的主题而已。
笔记作为思维脚手架
孕育新思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常常需要同时处理太多相互关联的问题,犹如在空中同时抛接多个球。写作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减轻了我们大脑同时处理多个信息的负担,因为纸张可以承担部分记忆和思考的工作。
不幸的是,写作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写笔记犹如搭建「脚手架」。它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你无需一蹴而就地完成一篇万字长文,也不必急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叙事框架,更不用着急判断内容的轻重缓急。你只需专注于一个想法,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它。当进展以数百字的独立片段呈现时,任务就变得更易掌控。面对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时,这样的脚手架显得尤为珍贵。
在开启我的笔记写作实践后不久,我开始为赞助人撰写月度文章。这为我的写作和思考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比起工作笔记,它的要求更高,内容更为丰富,但相较于那些更为严肃的主要文章,难度又相对较低。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在这些月度赞助人文章中累计写作了逾 15 万字。通过这些持续的写作实践,我的写作能力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最初,我需要借助笔记这个「脚手架」来拓展有限的想法。而现在,我已经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自如地发展新的想法。准备性的笔记似乎变得不那么必要了。如果我能够直接在文章中阐述想法,我自然会选择这样做:因为这样的作品通常会更加生动、直接,也更加真实。
我的笔记写作实践,如同所有创造性工具一样,既有收益也有代价。随着我写作水平的提高,它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似乎在逐渐减少。与此同时,随着笔记数量的增加——需要链接和维护的内容越来越多——我确实感到维护成本在缓慢上升。也许有朝一日,当我回顾这个笔记写作系统时,会将其视为一种「训练用」的外骨骼,一种我最终将完全超越的工具。即便如此,我仍然会心怀感激,因为它曾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垫脚石。
笔记作为公共物品
2020 年初,几乎是出于一时兴起,我开始公开分享我的工作笔记。最初的动机很简单:我发现在 Twitter 和各种聊天中,我经常会说「哦,我写过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笔记」。于是我想,如果能够分享单条笔记的链接,或许可以快速丰富我们的讨论。
让我惊喜的是,这种做法最终催生了更多新的讨论。人们在浏览我的笔记时,偶然发现一些引人入胜的内容,随后会给我(或他们的朋友)写信讨论。这种网络效应为我创造了许多新的人际连接和机会。
我在写笔记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这个过程往往缺乏强烈的情感环境。当我只是为了某个抽象的、未知的未来而收集材料,而不是为了应对某个具体项目的需求时,这种体验可能会显得乏味无趣。更糟糕的是,它可能会变成一种义务——一件我「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热切想做的事。然而,如果我知道他人会阅读我的工作笔记,即使这些笔记还未被整合到一个更系统的项目中,这就能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创作环境。当我心中有特定的人或对话时,这种环境会变得更加强烈。
社交环境还能带来一些短期回报,对于我这种可能持续多年的项目来说,这无疑是很有激励作用的。收到关于我笔记的暖心邮件总是令人愉悦。有一次令人惊喜的经历是,一位大学生在一次活动中主动来介绍自己,她告诉我,她所在大学的一个学生群聊开始讨论我正在进行的工作,包括我的笔记。
尽管如此,一个带有社交动机的环境——尤其是完全公开的平台——并不适合记录初步的工作笔记。当我正在努力理解一个尚未成型的想法时,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十分具有挑战性了。我不希望还要同时去揣测和担心假想读者的想法。这是另一种创造性挑战,更适合在我对材料有了更深入理解后再去应对。此外,我也不想过分重视工作笔记本身。我的目标是专注于创作重要的文章和项目,而笔记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垫脚石。因此,在实际记录工作笔记时,我不会过多地考虑社交和情感因素。除非是我已经相当熟悉的想法,否则我会假装这些笔记仅仅是为自己而写。
我的笔记对外公开这一特点使得内容过时成为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多年来,许多人阅读了我上月文章的准备笔记,并就此与我交流。这些笔记至今仍然存在。很可能还会有更多人继续阅读它们,尽管其中许多观点已不再代表我现在的看法。这让我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更新这些旧笔记,它们会悄悄地污染信息环境,读者也无法接触到我最新的思考成果;但如果选择更新,我又得给自己增添额外的工作负担。一个简单的折中方案是在所有相关笔记上添加提示横幅。(讽刺的是,我关于写笔记的笔记本身就需要这样一个横幅。)然而,这种做法仍然不够令人满意。
笔记与间隔重复
这种非传统的写笔记方法与我非传统的间隔重复实践[8]相辅相成。观察这两种方法如何相互促进、共同演进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每种方法都为我深化理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旨在抵御长期学习过程中的遗忘倾向。这两种方法各自对应一种媒介——常青笔记和间隔重复卡片——而这两种媒介的特性有着显著的差异。
常青笔记采用散文形式,虽然我力求让每条笔记聚焦于单个想法,但它们更适合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讨论。相比之下,间隔重复卡片更适合精准聚焦于某个具体细节。一系列卡片可以用来解构复杂系统,但前提是我已经对该系统有了透彻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有时只能通过散文写作来获得。这两种方法的目标也各有不同:常青笔记旨在以文字形式保存想法,方便今后的写作和思考;间隔重复卡片则致力于将想法留在记忆中,以用于未来的任务。后者虽然更加理想,但也更耗费精力,而且在处理不那么精确的想法时效果不佳。
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个有益的指导原则:我主要使用常青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想法,或者探讨他人观点与我的想法之间的关联;而间隔重复卡片,我则主要用来内化他人的观点或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
诚然,这里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当我开始阅读一本书时,我通常会先专注于理解作者的意思;随后,我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将内容与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暂时偏离作者的原意。这个过程并非单向的:这两种思考模式往往交替进行。为了能够灵活地在不同视角间切换,我将间隔重复卡片整合到了我的笔记系统中[9],这样我就可以在记录详细笔记的同时,随手添加一些卡片。
这种集成的笔记/卡片系统使我的学习方法更加自然流畅,但我注意到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重复工作。我经常先用散文形式详细阐述我对作者某个论点的理解,然后再将这个结论转化为几张间隔重复卡片。在很多情况下,这基本上只是一种机械的工作:将我的散文句子转换成「卡片语言」,几乎就是一种风格转换。这种重复的内容增加了笔记的冗余,降低了笔记的实用性。这些观察使我对「以想法为中心」的记忆系统[10]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这个系统中,笔记项目是置于上下文中的见解,而练习任务则是根据这些关键点自动生成的。
笔记系统与间隔重复系统的最后一个交叉点是:能否将笔记本身纳入间隔重复调度中。几年前我对这个想法满怀热情,但经过多次尝试,却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例如,我曾设想让系统每天随机展示过往的笔记,以促进思维的偶然碰撞。又或者,当我有了灵感却不知如何发展时,可以设置在一个月后重新提醒自己。这种方法确实曾几次激发出富有成效的写作灵感,但大多数时候却只是无用的干扰。问题的核心似乎在于情感连接:当我对某个主题产生兴趣并记下笔记时,内心充满热情;但当这个笔记被算法重新呈现时,我的思绪可能已经转向别处,那个旧笔记便失去了意义。虽然我经常会重新关注曾经的话题,但这种兴趣的重燃往往难以通过简单的提醒来实现。
未来展望
说实话,我对当前市面上大多数新型笔记工具的功能设计感到困惑,尤其是在大语言模型盛行的时代。就我个人而言,工作笔记并不需要文字润色——我更倾向于在将零散想法整合成完整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深化思考。语言、语法和句法等基本问题对我来说不成问题。我也不需要系统自动关联相关笔记——现有的搜索和链接功能已经足够好用,我很少遇到「找不到笔记」的情况。至于自动生成会议纪要或读书笔记的功能,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撰写摘要本身就是深化理解的重要过程。同样,我也不需要工具来帮我调整语言风格。诸如此类的功能,对我而言都显得有些多余。
那么,什么样的助力可能对我有益的呢?
一个角度是彻底避免写这些「常青笔记」。如果能够直接在意识流的草稿中发展想法,同时又能让这些想法随时间积累并产生价值,那么我们就可以避免创建和维护「整洁笔记」所带来的额外工作。Latticework 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有所尝试,但我认为,一个专门为此目的设计的工具还可以更进一步。理想情况下,我希望能够以非结构化的方式自由畅想,同时又能快速、清晰地回溯到「有价值的内容」。我期望能够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完善这些未经加工的想法,而不必经历「创建和命名笔记」这样的繁琐过程。
另一个角度是,我发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经常陷入困境。通常情况下,我采用的方法效果不佳,但我却缺乏足够的元认知能力来跳出当前思路,选择不同的策略。更糟糕的是,我往往在身陷此种困境时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此时,我只感到厌烦和不满。有趣的是,如果我向富有创造力的同行倾诉自己的困境,交谈几乎总能帮我走出困境,而且常常是通过一些再熟悉不过的建议。那么,有没有可能开发一个写作助手,它不仅能提供类似的帮助,还能察觉到我何时陷入这种困境——同时又不会让人感觉像是那个令人讨厌的 Clippy 办公助手呢?
虽然我对 AI 生成的笔记内部连接建议兴趣不大,但我对它推荐外部参考资源的功能颇感兴趣。我注意到我的学术圈朋友们拥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他们身处的环境就像是一个个活动的书目数据库。他们在与其他教职员工或学生共进午餐时,只要提及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对方就会说:「哦,你看过某某资料吗?」当你不知道某些资料的存在,或者不知道应该搜索什么时,要找到相关信息是很困难的。因此,我很希望有这样一个工具:它能够观察我的阅读和写作行为,洞察我思维的前沿,并为我提供精准的建议。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claude-3.5-sonnet,校对 Jarrett Ye
原文:Five years of evergreen notes | Patreon
作者:Andy Matuschak
发布于 2024 年 8 月 1 日
参考
1. 驱除《少龄淑女绘本启蒙琼林》的幽灵 ./702645839.html2. 情景体验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赋能环境中 ./654019484.html
3. 赋能环境的重点是创造成长和行动的机会,而不是技能培养 ./591395654.html
4. Nell 不知道也不认同《启蒙琼林》的目标 ./695843928.html
5. 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建立大量链接 ./426450021.html
6. 常青笔记(Evergreen notes) ./416319260.html
7. 我们如何学习? ./700878710.html
8. 间隔重复记忆系统的特殊应用 ./413535553.html
9. 助记媒介可以扩展到个人笔记上 ./487321909.html
10. 灵活的记忆实践产生流畅的理解 ./64692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