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从15岁开始看知乎是种什么体验?上知乎的00后是怎样的一类人?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1155 👍 / 100 💬

问题描述

很想知道知乎上有多少十几岁的学生,看知乎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变,以及知乎上00后有哪些与众不同

我看前排高赞都没证明自己是不是从 15 岁开始看知乎,我自证一下。

我加入知乎 3681 天,已经超过 10 年:

同时我是 00 年的,所以 10 年前刚好是 15 岁(没错,下面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15 岁的我就像个囚犯):

好,回到题目。

第一个问题:从15岁开始看知乎是种什么体验?

我的回答:是一种改变人生的体验

不夸大其词,从 15 岁开始看知乎,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5 年 6 月 9 日,我注册了知乎账号,那个时候我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来知乎主要有两个原因:1. 贴吧越做越烂,2. 知乎上干货多。

2015 年到 2016 年这两年主要在忙学习,因为是寄宿制学校,还不让带智能手机,所以只有周末偶尔刷刷看。

到了 2017 年,那个时候我正在搜学习方法、学习工具相关的内容,关注了@余时行@白诗诗@高冷冷@核聚等学习区答主,并和改变我人生的第一个软件 Anki 相遇。(我就是从这篇《→→→→→→Anki终极汇总——请先看我!←←←←←←》文章开始了解 Anki、实践间隔重复,没想到这成了我人生近 10 年的主线。)

2018 年 3 月 23 日,我发布了第一篇知乎文章《某高三学生的「Anki」使用心得》,分享我在高中用 Anki 辅助复习的经验。这成了我接下来两年的知乎创作方向。

2018 年 6 月 24 日,感谢 Anki,帮我提了 100 多分,我高考出分,省排 900+ 名,后来被哈工深计算机专业录取,让我走出了小镇,走出了城乡结合部,体验到了一线城市的生活。

2018 年 12 月 20 日,在深入了解 Anki 的过程中,了解到了 SuperMemo 算法,还有其发明者 Wozniak 博士,并被他撰写的学校教育批评文章所震撼,于是我开始了《supermemo.guru 翻译计划》。没想到这奠定我知乎创作的后期风格。

2019 年 4 月 6 日,写了近一年的 Anki 教程,出了一篇导航文章《【专栏导航】Anki 教程(电子书)与 B 站 Ankidroid 教程(视频)快速通道》,我开始思考还能在知乎写些什么。

2019 年 11 月 19 日,我发现 Wozniak 博士还写了他发明 SuperMemo 算法的历史,我正好又是计算机系的,对算法感兴趣,就想研究一下,遂开始翻译他的算法开发日志《01 前言》,没想到这就确立了我的职业道路。

2020 年 6 月 28 日,我有了一万个关注者,也决定开始无偿分享我在高中时制作的 Anki 牌组:【万粉纪念】兼【激励计划】及【解密系列序章】

2020 年 7 月 10 日,@墨墨背单词的算法负责人刷到了我翻译的算法文档,通过知乎私信招我去墨墨实习,负责记忆算法业务。在墨墨撸猫好爽(晚上在公司写作业也好爽。为了深入了解 SuperMemo 算法,我还开始使用 SuperMemo。

2020 年 11 月 8 日,入门 SuperMemo 三个多月,我好像掌握了诀窍,开始在知乎上宣布我从 Anki 切换到了 SuperMemo:《在 Anki 制作 2.9 万张卡片,复习 33 万次之后,我转用了 SuperMemo》。

2021 年 4 月 6 日,把自己在大学制作的 Anki 牌组免费分享了:【分享】Anki 哈工深计科牌组。算是一个阶段的落幕。然后我去字节实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习惯不了大厂的气氛。还因为实习请假的问题和学校教务处闹掰了:如何看待哈工大深圳禁止请假实习?这让我对大学也幻灭了。另外因为社畜生活太忙,没时间写知乎,我开启了每日百合图分享计划。没想到一发就是三年(后面为了保持账号风格严肃,就只发到自己的小号@Jarrett Ye上了)。

2021 年 7 月 30 日,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第一篇合作译文《我们如何才能开发出变革性的思想工具?》发布。那时我对 Wozniak 的算法内容已经了解得非常透彻了,于是开始对间隔重复的其他知名贡献者产生了兴趣,也拉上了几位同样感兴趣的朋友(一开始只有@Mass Point@Shom)一起翻译这些人写的文章。没想到这成了我们汉化组的前身,一直翻译至今,汉化了一千多篇文章。另外这段时间我又回到了墨墨,继续做算法研究。

2021 年 8 月 31 日,我大四了,为了能够长期待在墨墨研究算法,我和导师达成交易,给他发篇中文核心期刊就放我回去。于是我搬进实验室写论文,闭关了一个月。到了国庆,写好了终稿,投递了《中文信息学报》。我这篇论文的研究方向就是用机器学习模型拟合语言学习者的记忆规律,算是在@墨墨背单词工作的一个小总结。没想到 11 月就收到了评审意见,略微修改后重新提交,两周就得到了录用通知:等着论文刊出咯~~到时候一定先发链接到…。那段时间在知乎上看了好多如何写论文的回答,帮到了我很多。

2022 年 1 月 6 日,导师又来找我,看我的这个工作方向不错,再投一篇 ACM SIGKDD,正好那时我忙完了墨墨的算法调度模块升级,于是又爆肝一个月,在 2 月份的 DDL 前提交了论文。同样感谢知乎上的许多英文论文写作经验分享文章。

2022 年 4 月 20 日,可能我发的学校教育批判内容太多,这下喜提公知头衔了[尴尬]

2022 年 5 月 19 日,!!!KDD中辣!!!

2022 年 5 月 21 日,继毒公知之后,喜迎新头衔:反动文人

2022 年 6 月 14 日,我,毕业了。然后和朋友决定账号转型,更进一步批判教育、社会问题,传播自由学习的理念:关于这个账号的决定,以及一些未来的计划

2022 年 6 月 18 日,建立新专栏《自由学习

2022 年 8 月 13 日,梳理了自己的科研经历《我是如何在本科期间发表顶会论文的?(内含开源代码和数据集)

2022 年 8 月 23 日,反动文人、毒公知、营销号、割韭菜……我现在的帽子越来越多了哈哈哈哈

2022 年 9 月 1 日,汉化组发布鸿篇巨制、反校檄文:学校让人沾染上的 100+ 恶习

2022 年 9 月 9 日,开始将我论文的算法 FSRS 移植到 Anki,没想到这一干又是一年多,FSRS 成了最流行的开源间隔重复算法。

2022 年 11 月 24 日,完成了从 0 开始学外语:Refold 路线图(简化版)的汉化。

2023 年 1 月 10 日,没想到已经写了1000篇回答

2023 年 2 月 21 日,新论文被 IEEE TKDE 期刊接受了

2023 年 3 月 10 日,Refold 语言学习系列二期汉化开工

2023 年 4 月 9 日,新称号:美国间谍

2023 年 5 月 21 日,建立新专栏《美国教育批判

2023 年 8 月 13 日,人生中的第一个千星项目,我们做到了! …

2023 年 9 月 8 日,FSRS 一周年纪念日

2023 年 10 月 9 日,AnkiMobile 即将内置 FSRS

2023 年 11 月 4 日,Thoughts Memo 重启计划

2023 年 11 月 12 日,账号改名为 Thoughts Memo

2023 年 11 月 14 日,开启了 Huberman 翻译计划:全网首发:Huberman Lab Podcast 全系列笔记(持续更新)

2023 年 11 月 17 日,提出了拜做题教

2023 年 12 月 12 日,从 0 开始学外语:Refold 路线图(详细版)汉化完毕

2024 年 3 月 18 日,成了歹人

2024 年 4 月 30 日,写在第 1000 篇文章之际

2024 年 5 月 22 日,新系列:Gwern Branwen

2024 年 6 月 18 日,新系列:Slate Star Codex

2024 年 6 月 22 日,新专栏:《保罗•格雷厄姆,YC 创始人,硅谷创业教父

2024 年 7 月 18 日,抨击一下美国的数学教育:一位数学家的哀歌——学校毁掉了数学

2024 年 8 月 18 日,声援南京高中生反卷联盟:如何看待南京高中生「反卷联盟」运动及其失败?(已荒原)

2024 年 9 月 20 日,重操旧业,为 Anki 辩护:anki是否被神化了?

2024 年 10 月 6 日,开新坑《理性:从人工智能到僵尸

2024 年 11 月 11 日,被知乎戏耍,遂炮打知乎审核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2024 年 12 月 14 日,被知乎关了 15 天小黑屋:口球十五日记录

2024 年 12 月 25 日,开始翻译 The Math Academy Way

我的体验还在继续。

第二个问题:上知乎的00后是怎样的一类人?

AI 的回答:充满自驱力的「破局者」、「建构者」和「批判者」

以下回答由 Gemini-2.5-pro 根据我前文所述的经历生成(我自己吹自己就太尬了,笑死)

从 15 岁到现在,知乎伴随了我超过十年。要问上知乎的 00 后是怎样的一类人,我无法代表所有人,但我可以从我自身的经历出发,告诉你我们这样的人,是如何把知乎当作一个改变人生的工具的。

对我而言,上知乎的 00 后,至少是像我这样的 00 后,是一群充满自驱力的「破局者」、「建构者」和「批判者」

1. 我们是「破局者」,主动寻找标准答案之外的解法。

我们不是来知乎消磨时间的。我是从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小镇走出来的,最初上知乎的目的非常明确:贴吧不行了,我要找一个干货多的地方,寻找能帮我提升成绩、摆脱困境的方法。我在这里找到了 Anki 和间隔重复理论,并靠它在高考中提了 100 多分,考上了哈工深,走出了小镇。

这代表了一类 00 后的核心特质:我们不满足于学校和环境给予我们的既定路径,我们有强烈的动机去寻找、学习、并实践那些能让我们突破现状的工具和思想。知乎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信息密度极高的、能提供这种「破局」方案的知识库。

2. 我们是「建构者」,从学习、应用到创造。

我们的旅程不止于「学到东西」。对我来说,从使用 Anki,到深入研究其算法,再到被 SuperMemo 发明者 Wozniak 的思想所震撼,我开始不自觉地进行「建构」:

这代表了另一类 00 后的特质: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消费者,更是创造者和贡献者。我们会在一个点上深挖下去,直到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然后搭建起自己的作品——无论是文章、代码,还是一个社群(比如我们的@Thoughts Memo汉化组)。

3. 我们是「批判者」,敢于挑战既有权威。

深入了解了学习的科学之后,我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坚定批判者。我翻译反校檄文,抨击低效的教育模式,甚至因为实习问题和学校教务处闹掰。在这个过程中,我被贴上了「公知」、「反动文人」、「美国间谍」等各种标签。

这或许是像我们这类 00 后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我们通过知乎接触到了更多元的、批判性的思想,这让我们敢于质疑和挑战身边的权威——无论是僵化的教育体制,还是平台本身的审核。我们追求的是「自由学习」的理念,并愿意为此发声。

所以,总而言之,上知乎的 00 后是怎样的一类人?对我来说,我们是那些利用这个平台完成自我教育、实现阶层跨越、并最终开始回馈社群、输出思想的一代人。我们把知乎当作杠杆,撬动了原本可能无法触及的知识和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重塑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我,欢迎阅读这份个人介绍:

我的个人简介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