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锚定教学法

钻研人类记忆,探索复习算法。改善教育公平,践行自由学习。

7 👍 / 0 💬

「锚定教学法」是 John Bransford 同他的 Vanderbilt 认知与技术小组于 20 世纪 90 年代推行的教学设计理念。它在哲学上深受情境学习[1]建构主义[2]影响;在实践中主要关注迁移学习[3]的问题。

具体来说,研究者们尝试将小学生的学习「锚定」在视频光盘(videodisc)冒险故事中。这些故事里,角色会经历各种内嵌了各种数据的事件,然后遇到难题或提问。于是课堂活动便基于此具体场景展开,例如:角色在天黑前回家要多少汽油?研究者希望:在这种情境下思考度量和数学问题,能更好地将知识迁移到真实世界的情境中。他们获取的一些数据显示,这种方法在此取得了些微效果。

这些作者深受情境学习[1]倡导者的著述影响。他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锚定场景与真正的实践联系甚微,更别提真正的实践社区了。这里学生并未对现实中的数学文化进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其目标是教学性的,而非社会性的或直指实践的(与赋能环境着重于环境所赋能的事[4]相悖)。对此我们最乐观的看法或许是:这些活动创造了一种学生可参与的、课堂数学推理文化。这是一个值得肯定——虽稍逊一筹——的目标,且有些成功的证据:

几位家长注意到,停车在加油站时,他们的孩子开始询问自家汽车的油箱容量和燃油效率;还有家长指出,孩子们开始对不同的计量单位等产生兴趣。(TCTGV, 1993)

引用这一特定术语的文献在 90 年代后渐少。在我看来,其理念已被融入现代的「项目式学习」和「边做边学」等方法。

相关笔记

参考文献

链接至本文(已汉化)

声明

此内容发布由 Andy Matuschak 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修改。保留所有权利。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Null,校对 Jarrett Ye
原文:Anchored instruction

参考

1. 情境学习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7362592575316108/
2. 建构主义 ./1924886118987465823.html
3. 迁移学习 ./491870061.html
4. 赋能环境着重于环境所赋能的事 ./487188240.html
5. 认知学徒制 ./697335410.html
6. 情景体验(Enacted experience) ./463926133.html
7. 《少龄淑女绘本启蒙琼林》 ./694984639.html
8. 《启蒙琼林》是 Nell 余生的一次大型「入职」经历 ./695969718.html
9. 教育游戏 ./529510540.html

专栏:认知基石 & 教育培训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