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已被众多相互对立的派系所接纳,以至于其共识性定义几乎成了一种老生常谈:若要获取知识,你必须通过经验、互动和反思来主动建构;你无法被动地接收它。因此,若要教授某些东西,你不能只是灌输——你必须引导并促进这种主动的建构过程。
鉴于我们对长期记忆、图式习得、精细加工、加工深度等领域的了解,这是一个相当合理的主张。当然,从表述来看,它显然不完全正确,因为简单的启动效应确实存在。仅仅是接触一个单词列表,就能增加你在速示器演示中认出这些单词的概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被动吸收信息是完全可能的(尽管这种效应的发生可能需要注意力的参与)。无论如何,人们或许会将此视为细枝末节;对于我们所关心的那些知识而言,广义的建构主义主张似乎大体上是正确的,并且在几乎所有的教育情境中,其价值确实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那些强调建构主义的人们,常常(过度地?)强调探究式学习[1]、发现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及其他一些仅涉及最少量指导和明确讲授的学习方式。相反,他们倾向于推崇真实的兴趣、社会融入性、复杂的自然情境等等。
随着这些强调愈发强烈,我们便进入了「激进建构主义」的范畴,它强烈反对将知识脱离情境、进行拆解,并基本上反对任何形式的引导式学习活动。激进建构主义的倡导者们可能会声称,所有知识都是主观的、情境化的、暂时性的,和/或相互关联的;并且不存在任何权威。激进建构主义者通常坚持,所有学习都必须是探究式学习[1]和情境学习[2]。这些更强硬的观点,很难与认知主义[3]的实证现实相协调。
它有效吗?
- 证据回顾
- 批判性文献:
- Kirschner, P. A., Sweller, J., & Clark, R. E. (2006). Why Minimal Guidance During Instruction Does Not Work: An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Constructivist, Discovery, Problem-Based, Experiential, 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2), 75–86[5]
- Anderson, J. R., Reder, L. M., Simon, H. A., Ericsson, K. A., & Glaser, R. (1998).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Brookings Papers on Education Policy, 1, 227–278[6]
- 辩护性文献:
另见:我该如何调和自己在探究式学习和记忆系统上的观点?[8]
链接至本文(已汉化)
- 理解概念需与其尽力较量
- 情境学习
- 探究式学习
- 我该如何调和自己在探究式学习和记忆系统上的观点?
- Kirschner, Sweller, & Clark (2006):《为什么最小化指导教学是无效的:对建构主义、发现式、问题导向、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失败的分析》
- Schwartz, D. L., Lindgren, R., & Lewis, S. (2009):《非建构主义评估时代下的建构主义》
- Lee, H. S., & Anderson, J. R. (2013):《学生学习:教学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 Anderson, J. R., Reder, L. M., Simon, H. A., Ericsson, K. A., & Glaser, R. (1998):《激进建构主义与认知心理学》
- Anderson, Reder, & Simon (1995):《认知心理学在数学教育中的正用与误用》
- 锚定教学法
声明
此内容发布由 Andy Matuschak 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修改。保留所有权利。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emini-2.5-pro-exp,校对 Jarrett Ye
原文:Constructivism
参考
1. 探究式学习 ./1927362414204151530.html2. 情境学习 ./1927362592575316108.html
3. 认知主义 ./696291865.html
4. Lee, H. S., & Anderson, J. R. (2013):《学生学习:教学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1934571497864798898.html
5. Kirschner, Sweller, & Clark (2006):《为什么最小化指导教学是无效的:对建构主义、发现式、问题导向、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失败的分析》 ./1933460394887868508.html
6. Anderson, J. R., Reder, L. M., Simon, H. A., Ericsson, K. A., & Glaser, R. (1998):《激进建构主义与认知心理学》 ./1934572089886642554.html
7. Schwartz, D. L., Lindgren, R., & Lewis, S. (2009):《非建构主义评估时代下的建构主义》 ./1934556782363144738.html
8. 我该如何调和自己在探究式学习和记忆系统上的观点? ./192736302246629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