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孩子休学之后》,10 月 17 日《人物》的这篇文章引发了大量关注,包括高校的老师、休学孩子的家长,优绩主义下成长起来的一个个「老东亚人」。
我们已经长大了,但在看到这些休学中学生的故事的时候,依然能够感觉到「切肤之痛」,比我们小的孩子们,似乎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压力和精神压力。
孩子不去学校就是不正常,休学不正常,GAP 不正常……这种耻感到底从何而来,我们能不能从个体层面,去跟这个系统「脱嵌」?
这篇文章还引用了知乎的一个问题「因抑郁休学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在那个话题下有许多真实的感受和呐喊。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追问,更多的探讨,去戳破「休学耻感」。
优绩主义是什么?
哎,怎么又有人给优绩主义泼脏水。作者能不能先把优绩主义的定义先搞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刘云杉将学校形容为「优绩主义的试验场」,「(每个孩子每天都在被评价),这样的能力观就催生了一种高度抽象、高度形式化的学习和测验,和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对日常事物的理解慢慢脱节了。取代书本和丰富的教育生活的,是学案、题库和试卷开发系统。」
这叫做优绩主义?把在学校里面天天考试,叫做优绩主义,绝对是对优绩主义最大的诋毁。
优绩,可不是「优异的考试成绩」。优绩主义的主要内涵是:
- 根据个人能力和表现来分配社会资源和机会。
- 在选拔人才时,应该重视实际能力和贡献,而不是过分依赖学历、文凭等外在标准。
- 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让最有能力、最称职的人获得相应的职位和资源。
根据这个定义,优绩主义反而是最为反对使用「高度抽象、高度形式化的学习和测验」的。
为什么应试教育破坏了优绩主义?
通过钻研应试技巧,通过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来提升考试成绩,恰恰是在用生产性的能力来换取应试性的能力。这就导致优绩主义并没有按照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分配能够发挥这份能力的资源,而是根据一个人的应试能力,分配相对通用的资源(实际上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哪怕你会应试,你能分到的资源也越来越少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课程,期末考试近在眼前。期末考试本该全面检验你对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的掌握,对吧?那么,如果你在考前还有几天时间,又想考个高分,最明智的做法必然是博览群书,查阅这一领域最权威的资料。唯有如此,你才能透彻理解中国历史,在考场上脱颖而出。
但是,有「经验」的学生可绝对不会这样做。如果你只是阅读一些讲述中国古代历史的经典著作,那么你学到的大部分内容都不会出现在考试中。面对考试,你真正需要读的是这门课的讲义和指定读物。即便如此,你也可以忽略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因为你只需要关注那些可能会变成考题的知识点。你要找的是界定明确的信息块。如果指定材料中有关于某个历史人物生平的有趣讨论,你大可略过,因为它不太可能出现在试卷里。但如果教授告诉你,秦朝灭亡有三个根本原因,或者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有三个主要影响,你最好记牢。至于它们是不是真正的原因或影响,那并不重要。对这门课而言,它们就是标准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交换价值取代了知识的使用价值。正如《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所论述的那样:
如果没有包含新手所参与的活动的文化身份,没有为学习提供的成熟实践领域,那么,交换价值就会取代不断加深的参与的使用价值。学习的商品化在学习成果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造成了一个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学习知识和学习为了评价而展示知识之间的冲突中表现无遗。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中的考试(在学徒制学习的情境中是没有必要的),可能是建立知识交换价值之途径的最普遍、最突出的范例。那么,应试就成了一种新的、以提升学习的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寄生活动,而这一切与学习的使用价值无关。
也就是说,在应试教育中,知识是一种商品,一种用于换取其他利益的商品,而非真正投入生产使用的人力资本。
如果用教育的信号理论来解释,那么应试教育就是尽可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发信号」上,而非学习有用的知识。在这篇回答里面我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看这篇文章:一位经济学家认为我们的教育系统基本上没用。
休学耻感到底从何而来?
对吴晴天来说,儿子李旭的休学给她带来了耻感。……
听到休学,所有家长下意识的反应是——这是一条不正常的轨道,孩子不去学校就是不正常,休学的孩子也会因此感受到压力。
这里的关键词并非优绩主义,而是「正常」。上学 = 正常,不上学 = 不正常。优绩主义恰恰反对这种划等号的行为。如果你编程能力优秀,你就该获得去编程岗位的工作,上没上过学,不重要。
休学被视为一种失败,对学生来说,休学让他们脱离了原本的社会轨道,意味着学生生涯的失败。而对家长来说,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家长本人的失败。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偏离社会预定的轨道」。
想一想十年前,结婚率还很高的时期,三十多岁还没结婚的人,都会被贴上「剩男剩女」、「大龄未婚」等负面标签。不论你的资产、学历如何,如果你超过了特定年龄还未成家,那么按照社会主流价值观,你就已经失败了。在这种外部环境下,难免产生压力和耻感。
现在呢?看着结婚率持续下降,大龄未婚反而成了单身贵族,不婚不育最革命。
再回想一下上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读职校,成为技术工人,在社会声誉上也比知识分子要好。四眼仔就是用来嘲笑那些只会念书的人。
现在呢?近视率这么高,大家最多也就在统计数字出来的时候骂一骂。进厂?狗都不去。
所以,休学耻感的来源并非优绩主义,而是因为休学成了非主流。而这个社会又恰恰对非主流的容忍度很低。优绩主义发达的地方,反而对非主流包容度高:
在我看来,编程是为数不多优绩主义实行良好的领域之一。Triplebyte 只要求应聘者参加编程能力测试,而无需简历。它会根据应聘者的编程专长,为其匹配合适的科技公司。你在大学时是否担任过学生社团主席无关紧要,你是否设法通过了那些因你不合上流社会气质而拒你于门外的把关者也不重要。关键在于你的编程能力。因此,我认识的许多无法上大学的弱势群体,如穷人、跨性别或精神病患者,通过自学编程,最终被大型科技公司录用。如今,编程几乎成了唯一允许弱势群体凭实力获得高薪的领域。主流社会总是将编程文化妖魔化,试图打压这一现象,这并不令我感到意外。
为什么学生得抑郁?
原因很多,总的来说,由学习内驱力[1]推动的学习是快乐和奖励的源泉[2]。而学校教育剥夺了学习的自由,诱发了不同程度的习得性无助[3],其中部分又在其他外力因素下发展成了抑郁症。
以下片段均节选自 @Thoughts Memo 的译文《学校让人沾染上的 100+ 恶习》
7.2 缺乏目标
学校教育的最坏影响之一是缺乏目标。
由于自己的目标和学校强加的目标之间的不断冲突,大脑逐渐消除了所有与自己目标和激情的结晶相关的机制。所有的变化都是基于神经网络战争[4],即解决大脑中信号之间冲突的机制。解决的范围可能从简单的取消学习到神经元死亡和消除白质中的主要神经元通路。换句话说,在恢复自由后,这些恶劣影响也许容易逆转,也可能不可逆。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最终可能会陷入严重的无助感、失落感以及抑郁症、自杀、成瘾等重大风险当中。
作为大脑信号冲突平息的结果,知识估值网络[5]被钝化或忽略了。这意味着学生不再能够根据知识的价值、连贯性[6]、适用性[7]等来区分不同的知识片段。推而广之,问题评价网络[8]也受到影响。这就熄灭了激情,并导致一种无目标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体验到对生活的整体不满。当局把家务事强加给民众时,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似乎最顺从。在漫长的学校教育中,他们已经习惯了被提供工作目标。领导强加给他们的目标被他们认为是好的。当知识、问题和目标作为奖励的来源被消除后,替代的目标就取而代之:工资、老板的表扬、责任感、爱国主义感、归属感、被需要感等等。
7.3 服从权威
无目标的直接影响是:无助地服从权威。这是在学校获得的一个后果最严重的恶习。我们必须拥有在需要时服从的能力。然而,服从不能成为一种习惯。被迫坐着听枯燥的讲座的学生,永远被调教为服从地生存下去。这种习惯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权、尊严、自力更生和主动性。这导致了习得性无助,并可能成为抑郁症和成瘾症流行的基础。
丧失反抗不公正或不公平待遇的能力是在学校习得的最糟糕的习惯之一。
7.6 虚假的责任感
当孩子在惩罚的威胁下被命令执行任务时,她会被调教成习惯于不质疑目的就服从(见:服从权威)。当任务的数量超过健康的处理能力时,孩子的服从可能导致焦虑。经过多年的这种条件反射,她可能会发展出一种永久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是焦虑的一个永久来源。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人担心她在家里的责任,在工作中的责任,以及源于社会适当性或「理由」的自我规定的责任。如果这种焦虑演变成抑郁,一个人可能会经历一个危险的循环——抑郁使人忽视职责,并使相关焦虑恶化。
7.15 零和博弈
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奖励制度对聪明人和健康人来说似乎很有效。然而,它却被从学校里带出来的恶习所玷污。学校的奖惩制度会激励可怕的学习行为,削弱了学生的智力[9]。同时,这也助长了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生活被视为零和游戏,赢家通吃。
父母和老师使用的关键武器之一是比较。最好的学生被当作学习的榜样,而班级或学校的其他人则因无法达到光荣的标准而感到自卑。这导致了低自尊、习得性无助[10]或抑郁症(如本文其他部分所讨论的)。这也助长一种强迫性的习惯,将自己与同学进行比较。这些比较在操场上亲密的朋友圈中或许会淡出,但每天都在学校制造的竞争中复现。
8.1 习得性无助
如果大脑经常感受到努力是徒劳的,那么它的反应就是不努力。这种无助感可以是后天学会的。学生可以真正地学习如何不学习。老师的声音变成了一种空洞的声波,不会引起学习,但可能会引起偶尔的假性同意的点头。患有习得性无助[10]的人很少表现出主动性,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而且问题估值能力[8]减弱。当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环境时,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这是奖励剥夺引起的抑郁症的第一步。一个由充满活力的学习内驱力[1]驱动的人将在所有环境中茁壮成长。她的主要奖励是生产力和持续的进步,源于大脑的自然适应能力。请看这张图片。
习得性无助与另一个学校的恶习徒劳的毅力[11]似乎是对立的。无助的学生很容易放弃,而有毅力的学生尽管没有成功,却可能长时间进行不合理的坚持。无助和徒劳的毅力都来自于问题估值网络[8]的信号不充分或错误。该网络只能在自由解决问题中建立关于问题的准确知识。问题必须是自我选择的。它们不能从上面强加。
徒劳的毅力可能是习得性无助的前身。当顽固的问题解决[12]无法带来解决方案和奖励时,激励系统就会瘫痪。
习得性无助可能来自于(1)外部压力或(2)徒劳的毅力。
更多信息见:习得性无助 vs. 学习内驱力[3]。
最后,我实在没看懂高赞回答和本题有什么关联。似乎这位答主并不承认「抑郁」和「躁狂」的存在。
对此,我只能说,根据优绩主义,我要是出什么心理问题,肯定不会找他,而是去找个从知名医学院毕业、有心理治疗执业执照、有丰富从医经验的医生。
相关文章
Thoughts Memo:优绩主义,众矢之的——莫与学历崇拜混为一谈。Thoughts Memo:摒弃应试思维 - 保罗•格雷厄姆(硅谷创业教父)叶峻峣:情境学习 - Lave and Wenger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小孩得抑郁?Thoughts Memo:学习的乐趣Thoughts Memo:学校让人沾染上的 100+ 恶习参考
1.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2. 学习的乐趣 ./602150910.html
3. 学习内驱力与习得性无助 ./65899656.html
4. 神经网络战争 ./359658715.html
5. 知识估值网络 ./617467538.html
6. 一致性与连贯性 ./264327134.html
7. 适用性 ./517317208.html
8. 问题估值网络 ./619231929.html
9. 学校侵蚀智能的基石 ./642497766.html
10. 习得性无助 ./575245791.html
11. 徒劳的毅力 ./529003673.html
12. 如何解决任何问题? ./35177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