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目录


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技能;文凭溢价=80%信号传递+20%人力资本

20 👍 / 0 💬

特殊教育,也称为特殊需求教育,是一种专门为残疾儿童,尤其是学习障碍儿童量身定制的教育方式。

除非在神经网络层面发生了器质性变化,否则特殊教育中的学习原理与普通教育中的最优学习大致相同。

近年来,特殊需求诊断案例激增,导致特殊教育专家队伍日益庞大,且背景越发多元化。我常常发现自己与这些专家存在意见上的争议和分歧。这些分歧源于我独特的研究背景。我对教育的兴趣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那时我在试图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见间隔重复的历史[1])。这项研究最终催生了长期记忆的双组分模型[2],以及其更为全面的升级版:记忆的神经统计模型[3]

特殊需求教育工作者及其整个专业领域的出发点是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而我从概念网络[4]的角度出发,关注高效学习的所有方法,同时也考虑这些方法在特殊需求儿童身上的适用性或实施难度。

为了阐明我的观点并促进交流,我想要列出几个我经常与特殊需求教育专家发生分歧的问题:

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特殊教育培训,也无缘参与有关严重残疾儿童的工作。我的推理可能会因我总是与正常且聪明的孩子们打交道而有所偏颇。然而,残疾诊断常常导致的治疗方法似乎与高效学习的基本原则相悖,我注意到这一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帮助,反而受到了伤害。我并非要贬低这个行业,而是恳请大家开拓思路,重新审视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并重新考虑个性化策略。

而编写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促进这种跨学科的交流。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摒弃学校系统的支配,以及教师用来判定儿童是否需要早期干预的个人标准。其次,我们必须对那些更关心利润而非儿童福祉的治疗专家保持高度警惕。许多具有特殊天赋的大脑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这可能弊大于利。

课堂环境为残疾过度诊断提供了完美的温床

Learntropic behaviors taken as a symptom of autism.jpg

图:这幅源自维基百科的图片巧妙地诠释了精神疾病和学习障碍被过度诊断的现象。这个可爱的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堆叠罐头和保鲜盒。这种追求秩序、对抗混乱的行为其实体现了人类学习内驱力[18]中自然而可贵的一面。不断增高的罐头塔是提供快乐的学习熵[19]之源。年轻人往往会重复这种堆叠游戏,直到技艺臻于完美,不再能带来足够的学习熵(除非他们想挑战哈利法塔的高度)。然而,这张图片在维基百科上却被用来展示自闭症患者的重复行为特征。这就存在一个风险:健康孩子的父母可能会惊呼「哦!这不就是我家孩子吗!」继而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诊断或治疗。这种焦虑又会引发另一种强迫行为:过度保护孩子,试图避开一切可能的威胁,甚至包括那些能增强孩子适应力和免疫力的「威胁」。在纪律严明的孩子可能会压抑自己的冲动,想着「妈妈会不高兴的」。一个顺服校驯的孩子则可能逐渐失去学习内驱力创造力[8]。结果,原本自然的行为反而成了「异常」。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Akihi,校对Jarrett Ye
原文:Problems with special-needs education - supermemo.guru

参考

1. 《间隔重复的历史》 ./375379522.html
2. 记忆的双组分模型 ./579476637.html
3. 记忆的神经统计模型 ./277483881.html
4. 概念网络 ./266541480.html
5. 放弃早期数学教学! ./615305432.html
6. 毒性记忆 ./67390960.html
7. 学习的乐趣 ./602150910.html
8. 创造力 ./450093869.html
9. 注意力 ./650257646.html
10. 将创造力与 ADHD 混淆 ./521885826.html
11. 早熟悖论 ./439795148.html
12. 记忆复杂性 ./304800091.html
13. 原子记忆 ./608600880.html
14. 自我导向/自定进度/自学 ./353404375.html
15. 间隔重复 (spaced repetition) ./305651556.html
16. 泛化与概念化 ./264989664.html
17. 优化成长过程中的行为空间 ./662753699.html
18.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19. 学习熵 ./655457394.html

专栏:Thoughts Memo的文章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