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校教育:2
原文:Unschooling: 2 - David Friedman’s Substack
也谈在家上学
发布于 2023 年 2 月 16 日
当我们与他人探讨我们的教育方法时,常常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学校教育(可以在家中或在合适的学校环境中实施)会带来一系列议题,而在家上学则引发另一系列问题;而我们家同时采用了这两种方式。在我的博客上讨论这个话题的一个好处是,我不仅收到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还从其他评论者那里得到了精彩的解答。
非学校教育
在我关于非学校教育的文章评论中,有人提出孩子们必须学会有时候需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为了教会孩子这一点,传统教育会给他们布置他们不感兴趣的作业,然后用成绩作为奖励。如果成绩的激励效果不够,有些父母甚至会用金钱奖励好成绩。这种方式使得投入和成果的因果关系变得脆弱。从孩子的角度看,是别人要求你做不愉快的工作,也是别人因此给予你奖励,但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至少你知道,做作业并不会真正带来金钱。
替代方案是让现实世界来教授这一课。如果你不对竖琴调音,演奏时它就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如果你不经常整理房间,你就会找不到想要的东西。如果你老是不做弟弟想让你做的事,他也不会配合做你想让他做的事。这同样教会了孩子获得想要的东西有时需要做不那么喜欢的事情的道理,而且还建立了正确的因果关系。
对于有些评论者提到的工作技能,比如遵守时间,情况也是类似的。现实世界,即使是儿童的现实世界,同样提供了这方面的训练。当我儿子主持龙与地下城(D&D)游戏时,他必须在每周玩家到来时准备好本周的冒险内容。当我女儿参与《魔兽世界》公会定期组织的团队副本时,她必须在副本开始时准时在线。
另一个常见的担忧是,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如果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又没有人督促他学习,他就永远不会学到东西。」
对此,有一位评论者回应道:
「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他恰好对学校今天安排他学习的特定内容感兴趣的可能性。」
学生可能不如课程设计师清楚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但他对自己想学什么了解得多得多。对于需要系统组织的知识,书籍是很好的资源;任何学科最好的书籍,都是由比高中课程设计师更渊博的专家所著的。
人们担心孩子们可能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电子游戏或与朋友聊天上,永远学不到任何东西。这与我们的经验不符——不过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我们的样本也远非随机。孩子们之所以可能产生这种行为,一个原因是他们已经在学校形成了「上学很无聊,应该尽量避免」的态度。这正是我女儿在 Oberlin 学院的同学们所表现的态度,他们对当天有一节课被取消感到十分高兴。了解非学校教育对那些先在传统学校度过几年的孩子是更有效还是更无效,将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孩子异常幸运。
在家上学
一个普遍的担忧是,接受在家上学的孩子会失去在学校与其他孩子互动所能习得的社交技巧。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发生——我约六十年前遇到的第一批在家上学的孩子,确实在社交方面显得笨拙,我至今仍认识的那位依然如此。不过,我自己并没有接受过在家上学——而且一位网友告诉我们,她之所以愿意和我与妻子共进午餐,是因为她想见见那位能够忍受我的女人。而我妻子,同样不是接受在家上学的,直到研究生阶段才有了人生第一次约会。[1]
传统学校的社交教育发生在一个所有人年龄相仿、学习几乎相同课程、彼此在社交和学业上直接竞争的环境中。这与真实社会的情况大相径庭。正如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的公立学校系统确实相当特殊,从社交角度看极为不自然,仿佛有人读了《蝇王》这本描述孩子们残酷社会的小说,却把它当作了教育指南而非现实警示。」[2]
一位观察别人在家上学的孩子的评论者描述道:
「看二十几个接受在家上学的孩子聚在一起游戏和社交实在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简而言之,在极少需要成人监督的情况下,与同等规模的普通学校孩子相比,他们制造的麻烦少得惊人。」
我博客上的一位评论者分享了他在家上学的孩子的经历,这些孩子的社交活动比我们家的——甚至比我年轻时要丰富许多:
「仅本周,我 9 岁的儿子就安排了这些户外活动:在本地健身房参加两次各 1 小时的体育课(与 8 至 12 岁的孩子一起)、一场地理知识竞赛、一个制作姜饼屋的派对、一个下午的保龄球活动(与 6 至 14 岁的孩子一起),以及一次湖上巡游,观赏秃鹰捕食红鲑鱼的壮观场景。下周他还有更多体育课、与其他四年级学生的游戏日以及一个圣诞派对。这还不包括他与邻居朋友、家人和社区人士相处的时间。」
正如另一位实施在家上学的家长在我博客上分享的:
「我的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各种成年人接触——杂货店、上门服务的技术人员、汽车修理工等等。他们并非被限制在屋内,只能与同样不擅长表达的同龄人相处。我的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常常令成年人惊叹不已。再次强调,这并非因为他们特别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使这成为可能并且鼓励这种发展。」
当我们的女儿上大学后,她发现自己与教职员工交流比与同学交流要自如得多,考虑到她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互动对象都是成年人,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
实施难度如何?
在家上学是否必须要有一位全职在家的父母?我们家是这样做的——我妻子在我们有第一个孩子之前就辞去工作,成为全职妻子和母亲。但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仅有 55% 的接受在家上学的孩子来自只有一方工作的双亲家庭,而 11% 来自单亲家庭。[3] 我博客上的一位评论者描述了其可行方式:
「我认识一些单身父母,例如,他们在孩子年幼时与其他家庭互换照顾孩子和接送孩子参加活动的责任,并相应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一位单身大学教授在她上课时支付托儿费用,并在办公时间和其他场合带上她行为良好的孩子们。一位理发师用理发服务和数学辅导交换她工作时间的托儿服务。还有一对夫妻,丈夫是消防员,妻子是社工,他们安排轮班在不同的日子,确保家中始终有一位成年人在场,而且他们通常每周还有两天可以全家共度。」
「随着孩子们长大,情况会变得更加容易,因为他们不再需要持续的看护,并且能够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照顾好自己。接受在家上学的孩子通常也有许多在家庭外部参加的活动,而在那些时间照顾他们可能只是找其他家庭接送的问题。」
「青少年,自然而然地,通常会变得非常独立。那些接受非学校教育的青少年习惯于自己决定如何利用未被安排的时间,不需要有人整天指导他们。据我所知,这些青少年无一例外都非常忙碌。」
「非学校教育是全天候、每一天都在进行的,而让家庭生活能够满足每个成员的需求是这种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家上学,即在家中进行的学校式教育,则可以在任何适合特定家庭的时间进行。」
在家上学表面上看可能会占用父母大量时间,但实际上不一定如此。根据我们的经验,所需的成年人时间主要是晚餐时的交谈,哄孩子上床睡觉,以及与孩子一起活动——这些大多是即便没有在家上学我们也会做的事情。我们孩子教育的其余部分包括阅读书籍,玩教育类电脑游戏,浏览网页,这些都不需要父母参与;如果我们试图遵循一个模仿传统学校的课程,可能反而会占用我们更多的时间。确实,当他们年幼时,需要一个成年人在家,即使在其他孩子上学的时间,这有时候是一种负担。我妻子做了大量接送孩子的工作,去图书馆或者送我女儿上竖琴课,但我猜想,那些让孩子上学的父母也同样需要做这些事。
而且,在家上学对学生时间的消耗要小得多。我和我妻子都曾在课堂上浪费了数千小时而没有真正学到东西。我们的孩子则避免了这种浪费。
关于在家上学常被提出的第二个质疑是,实施在家上学的父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在不仅一个而是所有学科中担任教师角色。但实际上,大多数孩子需要学习的基本技能是阅读、写作和算术,这些都是大多数成年人能够胜任的。孩子们自然会想学习,也应该学习其他知识,但并非特定的其他知识——他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包括学习父母恰好掌握的任何知识。我们的孩子最终比同龄人掌握了更多关于经济学(我的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至少就我女儿而言,在音乐方面(我妻子的兴趣之一)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还有书籍、像可汗学院这样的免费在线课程,以及孩子可以从朋友那里学到的知识。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去社区大学上课。如果孩子非常想学某样东西,而又没有其他学习途径,父母可以付费聘请老师,就像我们为女儿的竖琴课所做的那样。
还有其他学习方式,并非所有都需要花钱:
「当我儿子想从零开始组装一台复杂的电脑(我不是指沃尔玛那种即插即用型)——这远超出了我的技术能力范围——我们只是去询问了一家电脑销售/维修店。店主非常乐意用他的专业知识换取一个「学徒」在店里提供的一些帮助。我至今对电脑仍然一窍不通,但我儿子已经技术精湛,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学生,而且实际上正在考虑攻读计算机工程学位。」
「我儿子通过书本、电脑实验和与其他技术爱好者孩子一起工作,学会了 HTML 和游戏编程(使用现有软件)。随后他在社区大学修读了网络和其他技术课程,取得了很大成功。那里的教师对我们的儿子给予了额外的指导,对此我们非常感激。」
「我的孩子们参加了由一位实施在家上学的父亲(同时也是工程师)运营的工程俱乐部,他们还参加了由在家上学合作社开展的一个很棒的科学项目(JASON)。」
诸如此类。
「非学校教育和在家上学并不意味着把孩子藏在家里。『世界就是你的课堂。』随着我的孩子们渐渐长大,我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帮助他们探索如何获取实现目标所需的教育或经验。作为成年人,我在如何建立人脉网络方面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但相信我,当他们成为高年级青少年时,他们已经非常清楚,无论想做什么或需要学习什么,总有人能够提供帮助,不论是通过正式还是非正式的途径。而且,他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自己处理这些安排——这是人们在列举在家上学优势时常被忽视的一点——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主动性,还让父母有机会示范如何在现实世界中高效、实用地工作。」
「我经常遇到在家上学的父母,他们能找到创新方法为孩子提供各种技术和专业教育。通常那些将学校模式视为教育默认选择的人难以进行真正『跳出框架』的思考。然而,习惯于在非主流环境中茁壮成长的在家上学者,非常擅长寻找独特而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培养他们成为社区中出色的富有生产力和贡献的成员。」
谁在实施在家上学?
许多人对在家上学的敌意源于这样一种信念:实施在家上学的父母是未受过教育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试图让他们的孩子对进化论和性教育一无所知。然而,这种看法与 NCES 调查数据不符。[4] 根据 2015-16 年的数据,只有 16% 实施在家上学的父母将「希望提供宗教指导」作为选择在家上学的最主要原因,这一比例甚至略低于选择「对其他学校的学术教育不满意」的 17%。最常见的原因是「担忧其他学校的环境问题,如安全隐患、毒品或负面同伴压力」,占比 34%。至于实施在家上学的父母教育背景,30% 拥有学士学位,另有 15% 拥有研究生或专业学位。而对于孩子在公立或私立学校就读的父母,这一数据几乎相同:27% 拥有学士学位,17% 拥有研究生或专业学位。
这些发现对我来说并不特别令人惊讶。我自己是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无神论者,而我的妻子则是拥有硕士学位的主流基督教徒。我所认识的第一个实施在家上学的家庭,大约六十年前,有两个男孩。当我认识他们时,一个是美国 21 岁以下国际象棋冠军,另一个是 14 岁以下国际象棋冠军。
当然,我并不是暗示这些案例也具有普遍代表性。
[1] 与我一起。
[2] Jehu 在 Robin Hanson 的博客上解释为什么他发现接受在家上学的孩子比公立学校的孩子更讨人喜欢
[3] https://nces.ed.gov/programs/digest/d18/tables/dt18_206.10.asp
[4] https://nces.ed.gov/nhes/homeschooling.asp. https://nces.ed.gov/pubs2017/2017102.pdf 表 8 提供关于在家上学原因的信息,表 7 是关于实施在家上学的父母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