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治疗睡眠相位延迟综合征与失眠

本文选自:《睡眠科学》,作者:Piotr Wozniak(2017年)。

什么是睡眠相位延迟综合征?

如果你无法在没有闹钟的情况下按时起床上学或上班,你可能正在经历睡眠相位延迟综合征(DSPS)。这种综合征也常常表现为:只要试图提前就寝,就会陷入入睡困难。换句话说,任何能够治疗DSPS的方法,也很可能一并缓解入睡困难型失眠的问题。若你向睡眠专家求助,通常会被推荐服用褪黑素或进行光照疗法,最终却发现这些手段对改善睡眠质量效果有限。如果你是慢性失眠者,可能还会被处方以安眠药,虽然这些药物能助你入睡,却难以带来你真正渴望的结果:精神焕发、头脑清明。本章将帮助你解决这个困扰。基于人类睡眠控制系统的特性,可以在数学意义上证明:DSPS及其伴随的失眠问题总是可以被解决的。只不过,这个“解”未必能在你不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让你获得最清醒的头脑或最优的认知状态。更重要的是,许多人终究还是会失败,因为他们缺乏自律!当现代生活方式侵犯人类的生理机制时,仍可以凭借理性的原则对抗潮流;然而,这种理性意味着要像信仰教义那样恪守一套健康生活的「十诫」。但现实告诉我们:人类从来都难以坚守任何形式的「十诫」!

应对失眠、睡眠相位延迟综合征(DSPS)与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N-24)的解决方案

该算法适用于以下所有情形,应该都能为你提供帮助:

  • 如果你是失眠患者,你的身体很可能尝试在一个与正常睡眠周期不同的睡眠相位入睡。只要调整好这个睡眠相位,失眠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 如果你是睡眠相位延迟综合征患者,尤其是长期受累者,你很可能会对该算法持怀疑态度。你需要至少坚持几周的严格自律尝试,才能见证在正确工具的辅助下,睡眠周期确实可以被调整。

  • 如果你患有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Non-24),且认为自己的睡眠完全没有规律,那么你很可能误解了实际情况。虽然确实存在极少数基因突变会彻底扰乱睡眠,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你实际上属于DSPS患者,只是在睡眠模式中引入了足够多的混乱,使其看起来无序且难以预测。如果你身体健康,并尝试进行自由睡眠,你会发现睡眠中其实存在一定规律。要让这种规律显现,你的“自由”睡眠必须是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调节和人为控制!之后,你可以尝试以下介绍的算法,检验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自律,以稳定睡眠周期。

DSPS与生活方式

虽然各种遗传因素在DSPS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一问题主要源于生活方式。我主张,回归农民的生活方式能够确保DSPS问题的根本消除。下面,我整理了一套简单的算法,只要拥有足够的自律,便能在绝大多数案例中有效解决DSPS。迄今为止,我发现利用自由睡眠帮助人们应对DSPS的效果远优于下文介绍的算法,该算法是自由睡眠的衍生版本,带有一些专门防止相位延迟的限制。算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违反了算法规则!确实存在一些顽固的DSPS病例,伴有精神病理特征或其他健康问题,治疗起来尤其困难(例如盲人患者)。但这类病例应当是不断增加的DSPS人群中的少数。在SuperMemo的年轻用户中,我亲身了解数十例DSPS患者。目前,广大失眠患者中,很多人甚至未曾听闻DSPS,更未意识到由于依赖闹钟而导致的相移问题。Weitzman等人(1981)曾假设,许多入睡困难的失眠患者其实是未被诊断的DSPS患者[66]。现今研究已证实该假设,通过让失眠患者实行自由睡眠,通常能观察到睡眠相位在最初几天内明显延迟。同时,伴随的是几乎立刻消失的入睡性失眠

缺乏科学依据的干预方案

许多DSPS患者常常尝试一些靠不住的自我解决方法,包括:

  • 管理不善的自由睡眠,伴随着不可避免的相位延迟,最终导致昼夜颠倒,白天长时间睡眠

  • 当就寝时间极端推迟(通常已过天亮)时,刻意熬夜跳过整晚睡眠,试图重置生物钟

  • 借助药物(包括褪黑素)以及诸如闹钟或清晨把困倦的学生从床上拉起来去上学的妈妈这类人为的节律提示因子来强行稳定睡眠节律

  • 睡眠时间紊乱、毫无规律,个体失去了对夜晚的时间感,常伴有长时间的困倦、精力不足或健康不佳。这种睡眠模式常被归类为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Non-24)N-24,但在多数情况下,它与DSPS的主要差异,仅在于缺乏遵循自然睡眠节律(即使该节律周期超过24小时)所需的自律或认知。

唯有管理得当的自由睡眠,才能为DSPS患者带来真正健康的睡眠,同时将健康风险降至最低。然而,真正能够遵循自身生物钟规律的人极为罕见,因为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借口或不可抗力,使人不得不在主观夜间清醒——尤其当它与白天的职责或诱惑发生冲突时。那些长期尝试「自由运行」睡眠的DSPS患者,往往会逐渐破坏自身的睡眠控制系统。这一结论来自于他们睡眠模式日益紊乱、睡眠质量持续下降的观察[63]。而如果他们的睡眠真正自由——不依赖药物、光照疗法、人工干预或闹钟——这些问题几乎都可以避免。有些人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生物周期越来越长,实则是被日常生活的需求所迫,不断推迟清醒时间。由此可见,罪魁祸首并非自由睡眠本身,而是日常事务对其不可避免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