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道理很简单:
- 强制学校教育摧毁了学生们天生的学习内驱力
- 失去学习内驱力的学生只能依靠外在动机学习
- 学校缺乏奖励多样性,并用慢性压力让学生更容易成瘾、堕落
- 大学的自由来得太晚,大多数人无法自然恢复学习内驱力
强制教育摧毁学习内驱力
以下内容摘自《5 学校对学习内驱力的影响》
保持学习热情的主要技巧是不断学习本身。学习使大脑充满新知识。然而,它也识别和扩大了不懂的领域。通过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我们可以不断地寻找新的领域来填补。这是自我导向学习[1]的最佳方式。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有效地识别出知道的领域、不懂的领域以及中间适合学习的领域。
在学校的学习通过夺去学习内驱力引导系统的控制,违反了有效学习的原则。在学校被动学习往往会触及已知的知识领域,这将使它变得无聊。它常常会触及不懂的领域,使之难以理解。它很少能准确地触及到那些可以从已有的知识树中扩展出去的新知识。
学校的被动预编课程学习会抑制学习内驱力。
打个比方说,老师把一段段知识扔给学生,希望他们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通常情况并非如此。大多数课件材料在一个月内就用完了。一年后,只有重复、复习、重复和考试才能帮助部分知识在大脑中保存下来。基于学习内驱力[2]的自我导向学习[1]在拒绝不合适的知识或找到可以从已有的知识树中扩展出去的新知识方面是非常精确的。
这是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病之一:学生们总是抱怨学校太无聊或太辛苦。学生们不快乐,这与系统背道而驰。如果我们保持旧的课堂学习制度,这个问题就不能被有效地解决。在一个总是因为不同的激情、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天赋、不同的学习速度而导致知识差异的群体中,优化学习是不可能的。唯一有效的优化解决方案是自我导向学习[1]。
以下内容摘自《学习中的强迫》
强制教育[3]相当于强迫孩子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旦孩子失去了辨别[4]坏食物和好的食物的能力,在健康饮食的世界中有效导航就变得不可能。如果健康的食物和一些不新鲜的食物混合在一起,会很快造成损害。在强制饮食中,孩子会学会不加选择地吃任何东西,而且不会感到快乐。上学几年后,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5],并准备用无语义学习[6]的方式学习任何学校材料
图:这是学校摧毁学习热情的方式。学习内驱力[7]是孩子想要追求的一系列激情和兴趣。学校外驱力是学校系统设定的一系列奖励和惩罚。 学习内驱力产生简单,助记,连贯[8],稳定和适用的记忆,这是因为知识的质量决定了学习内驱力[7]系统中的奖励程度。 由于学校通过课程[9](而不是通过学习内驱力[7]的神经机制)对知识进行序列化,因此学校外驱力会产生容易受到干扰[10]的复杂短期记忆。 学习内驱力和学校外驱力网路之间的竞争性抑制将导致神经连接的减弱。 强大的学校外驱力会削弱学习内驱力[7],破坏学习热情,并导致习得性无助[11]。 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会导致叛逆,保护内在的激情,但也可能导致学校的问题。 在「学习内驱力」的影响下记忆新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并且不会带来任何损失(根据学习内驱力[7]的定义)。 这将使学习内驱力蓬勃发展,从而成功地学习(并在学校中)。 相比之下,由学校外驱力的压力引起的知识质量低下将产生较弱的奖励信号,并可能导致较强的不连贯性惩罚[12]。 惩罚将反馈给学校,以产生对学校外驱力的反抗,这反过来又需要学校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强制更正,从而进一步降低知识的质量。 这些反馈回路可能导致其中一种力量的统治:学习内驱力或学校外驱力。 蓬勃的学习内驱力[7]会增加叛逆,从而增强对学校外驱力的防御能力。 同样,在学校增加的惩罚会增加习得性无助[11],削弱学习内驱力[7],并导致对制度的屈服。 可悲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控制系统处于这两个极端的中间(请参阅:老汤问题[13])。 大多数孩子讨厌上学[14],对学习失去热爱,仍然屈服于奴役。 他们获得康复的最佳机会是大学自由,或者更好的成人自由。
以下内容摘自《强制学校教育》
强制学校教育就像强制吃巧克力:它会让你厌倦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外在动机与学校外驱力
以下内容摘自《学习的外在动机 》
外在动机是来自外部的动机。在学习中,这种动机可能源于老师、父母,源于挫败、哄骗、甚至是惩罚。想要依靠外在动机来提高学习效率几乎是不可能的。外在动机的建立基于奖惩,与知识本身的价值毫不相干。 这种类型的动机(外在动机)违背了学习的基本规律[15]。如果学习本身不构成奖励,学习的知识会是不连贯[16]的,并且易受干扰,这种类型的知识不仅难以被大脑记住,还会加快对其他知识的遗忘。内在动机才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另见:
图:
- 基于学习内驱力[18]的自发学习以红色表示
- 建立在学校奖惩之上的强迫学习以蓝色表示
- 外在动机的影响以橙色显示(奖励和惩罚为同一影响媒介)
- 信息中知识和知识流的价值取决于知识估值网络[19](比如眶额皮质)
- 当知识能补充前置知识[20],并能提升总体知识的价值时,其价值就等同于知识增量
- 红色知识被视为「最优知识」,即具有最佳价值(见:学习驱动的最优化[21])
- 蓝色知识被估值为质量次优,连贯性一般(见:复杂性[22],一致性[16],适用性[23],稳定性[24])
- 红色的优质知识会激活「渴望」,这就是学习内驱力的基础
- 蓝色的次优知识因为「渴望的知识」与其竞争的缘故,会被标记成不想要的知识
- 对渴望获得的记忆进行编码,会产生「喜欢」(参见:学习的乐趣[25])
- 对不想要的记忆进行编码,会导致对知识不够喜欢甚至厌恶(见:解码失败惩罚[26])
- 学习中的奖励有助于记忆的编码和巩固
- 学习中的惩罚通常会削弱记忆(包括渴望的记忆)和学习内驱力
- 学习中的惩罚影响学习内驱力,会导致习得性无助[27],表现为失去对学习的兴趣[25]。
- 习得性无助中奖励的不足会增加成瘾,抑郁,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见:奖励多样性在预防成瘾中的作用[28])
- 外在动机(包括对学习的奖励)使编码不想要的记忆成为可能(这样的记忆失去了连贯性、稳定性、适用性等)
- 如果外在动机凌驾于学习内驱力,外在动机会压制「渴望的记忆」的编码,并影响欲求和喜好,进而导致习得性无助[27]
以下内容摘自《学校外驱力》
学校外驱力是学校系统为诱导儿童学习而设立的奖惩制度。我[29]选择学校外驱力这一名称是为了与自然的学习力量:学习内驱力[30]形成对比。学习内驱力引起对学习的热情,而学校外驱力的作用则相反。学校外驱力的负面影响可能是破坏工业化社会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学习变得自由之前,只有那些充满激情和叛逆的学生才能避免受到伤害。作为神经网络战争[31]的结果,学校外驱力的主导地位将导致习得性无助[32],这是学龄儿童抑郁症流行的基础。
奖励多样性的匮乏与慢性压力成瘾
以下内容摘自《多样奖励对于预防上瘾的作用 》
上瘾的悖论
我们尽管担心上瘾,但我们采取的措施往往会让上瘾问题加剧。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儿童的游戏成瘾[33]。游戏成瘾据称是由可变奖励引起的,但是,反复无常的养育方式会在更高层次上造成这一可变性更加危险。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是父母比游戏开发者更有罪。此外,强制学校教育[34]夺走了年轻一代最后残存的自由。我们牺牲了智力[35]换取了成瘾。强制学校教育必须结束[36]
当生活中存在丰富多样的奖励来源时,可变奖励的负面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
增强的可变奖励
Bruce Alexander 的「老鼠乐园」实验提供了第一条线索,即笼子里的老鼠和(相对)自由的老鼠,个性截然不同。奖励越稀缺,越容易成瘾。压力之下增强奖励更加有威力。抗抑郁药可以减少赌博。有许多迹象表明,奖励系统的损伤可能会减少奖励途径的数量,而现有的途径很容易被耗尽。这可能是抑郁症的机制。
缺乏奖励的弱势个体更容易对可变奖励做出反应。在健康的大脑中,当奖励和惩罚信号的幅度较低时,网络会寻找平均值或尾随平均值(对于高度波动的信号)。在一个健康的大脑中,在赌场里花一些时间就足以发现预期报酬为负;在一个健康的大脑中,花一些时间玩电脑游戏就足以开启执行自控,做出更高层次的评估,并寻找针对净损失的补救措施。此外,多个奖励来源会产生更一致的结果奖励信号:简单的生活乐趣。这种一致性有助于淹没由偶尔的惩罚引起的波动。
当对奖励的反应被放大时,尤其是当它来源单一时,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可能始于在赌场中押注过多。然而,主要的社会问题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到了 15 岁,很大一部分受教育的人都受到了心理上的伤害。随着习得性无助[37]的猖獗和学习内驱力[38]的丧失,可变奖励的影响被放大了。从神经生理学上讲,在学校里失去自由的情况平均来说没有那么严重,但这与笼中的老鼠失去自由没有多大区别。对于一个被霸凌孩子来说,老鼠笼实际上可能更像是是一个安全的港湾。
敏感的大脑会寻找所有的线索来检测确定奖励来源或惩罚来源的模式。随着信号价位的提高,大脑不再是简单的奖励平均化,也不再是简单的行为策略(如参与或退出),而是在特征提取上加大努力。这应该有助于将线索和行为与奖励联系起来。这也能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陷入困境的赌徒往往「更出色」。
当奖励和惩罚的强度增加,而且相隔有些距离时,大脑会试图找出规律。一些非理性的想法也会随之产生,比如「星期五是我的幸运日」,又或是「我今天对上帝表现得虔诚,所以他应该帮助我赢」。一个冷静的头脑里不会有过山车的经历,它只会对体验保持冷静。
对于一个现代的孩子来说,抛开儿童虐待因素不谈,习得性无助[37]主要是在学校诞生的。当一个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上总是违背本能在行动时,大脑就会将决定与奖励脱钩。换句话说,通过条件反射,孩子不再对自然的奖励刺激做出反应,正如那些由学习驱动力[38]产生的刺激(即在学校受到最高程度抑制的本能力量)。如果抑制具有网络战争[39]的形式,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冷漠的、没有更高目标的孩子。如果奖励的主要来源在神经层面被切断,所有可用的形式或奖励都会随着剥夺的比例而变得更具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受虐待的孩子更有可能对毒品或酒精上瘾,也是为什么学校对成瘾有重大的贡献的原因。如果有人上 Facebook 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潜在成瘾的危险指标。
如果习得性无助[37]导致抑郁症,我们可以使用抗抑郁药来支撑耗尽的奖励途径。然而,这只是辅助的第一步。从长远来看,学习内驱力[38]和其他自然奖励途径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大脑中建立新的连接。这种恢复也将改善对可变奖励的神经有效反应。
奖励的多样性是一道抵御可变奖励危险的重要防御。奖励的多样性对抑郁症有预防作用。
父母比电子游戏的危害更大
当婴儿在夜里哭泣时,心有灵犀的妈妈会猛然站起身来,进行安抚。在理想的情况下,和孩子一起睡只需要依偎在婴儿的身边。然而,现代育儿「专家」不断提出新的「发明」,如「方法:让他哭」,或据称受行为主义启发的「慢慢来」方法。在后一种情况下,当婴儿哭的时候,父母不应该奖励「发脾气」的行为。相反,她可能每隔 3 次或每隔 5 次安抚婴儿一次,时间安排不定。这不是一种调节孩子「行为端正」的方法。这是一种让孩子在可变奖励上变得疯狂的方法,直到习得性无助[37]形成。这是我们从 Ceausescu 的孤儿院知道的一个虐待公式。哭声是一个极度重要的生物信号,表明系统出现了问题。唯一正确的行动方针是最大限度地提供援助。
婴儿的哭声不应受到训练。该信号必须保持纯净。
奖励可贯穿成长始终。但当其被认为应该用于控制生理时,就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坐在便盆上而得到一颗糖果,那么他有可能会更经常地寻找便盆。如果这种奖励是时断时续的,那么便盆可能会成为孩子最喜欢的坐位。最好让孩子的生理状况自行发展,所有形式的「理性」控制最好都推迟进行。与在学校偶尔发生的尿裤子的事故不同,我们最终可能会发现成年人可以随意地控制自己的膀胱,但最终却要依赖透析或待在肾脏移植病房里。
患上游戏障碍[33]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儿童的自由所受到的侵犯。为了控制游戏时间,父母引入含糊的规则、引发争吵、施加限制、临时起意、没收设备、施加惩罚等。他们的行为越是不合理和不可预测,获得游戏的奖励就越是可能成为可变的奖励。此外,学校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并增加了失控感。这正是可变奖励在游戏本身层次之上推动赌博的方式。奖励是进入游戏的机会,而不是游戏开发者故意编写让孩子们上瘾的游戏。一个健康的大脑总会饱和。这种快乐和吸引力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瘾,还有其他游戏,有疲劳,也有许多平衡力量可以终止游戏而不陷入成瘾(见:视频游戏和电视趋于饱和)。
在家长的恐惧下,关于游戏障碍[33]的有害谣言迅速地、病毒式地传播。一个很好的例子,请参阅我在这里描述的由 Manfred Spitzer 博士大量制造的谣言:数字痴呆症的病态神话。最终的结果是,父母们生活在对孩子的未来的焦虑之中。这使他们感到不安和不理智。他们允许,然后否认,然后再允许。他们想出了新的想法(例如「让我们把 Xbox 借给邻居」)。这正是 Nir Eyal 所建议的让人对产品生气的方法。最后,用心良苦的父母可能比游戏本身的危害更大(见:对儿童施加屏幕时间限制的危险)。
游戏成瘾中的可变奖励往往是由父母产生的,而不是由游戏产生的。
个人轶事。为什么使用轶事?
在我年轻时,我妈妈试图控制我的就寝时间。我记得我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那是我对书籍的吸引力达到顶峰的时候。我是一个贪婪的读者。当阅读书籍成为高中的必修课,当书籍的选择被控制在部级,我对波兰文学产生了仇恨(见:我不看书)。健康的孩子是程序化的抵制控制[40]。如果家长让孩子仍保有合理的自主权利,而家长对孩子稍加留意的话,这点便很寻常。可悲的是,这种观察对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统的设计没有什么影响
父母的管教始终自洽的话,自由缺失带来的伤害能得到部分弥补。但如果父母优柔寡断,摇摆不定,无法做到自洽,也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那就是给予无条件的爱。给予无条件的爱是很难的,尤其是当大脑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现代社会压力源的轰炸。父母天生具备无条件爱的所有必要本能。有时,养父母在这方面做的比亲生父母更好。最有力的预测因素之一是孩子首先在家庭中的受欢迎程度。在痴迷于新家庭成员到来的家庭中,无条件的爱很容易产生,这就开始了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包含了爱的积极反馈和阐述爱的成长。如果孩子是不想要的或是意外产生的,结果可能会是一系列需要自我维持的情绪动荡。理性的补救措施可能是把负面情绪放在心里吧?当爱很难得的时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可能会成为重启积极反馈的引擎。通常,这些都是短期的收益。家庭似乎有自己的行为系统并且具备相当好的设定,这些行为系统会决定结果。
无条件的爱是防止导致成瘾的可变奖励的最佳补救措施之一。
家长们限制电脑游戏或 YouTube,因为他们担心上瘾。电子媒体的可变奖励被指控为一种诱饵。然而,父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推动成瘾行为的根本原因上。如果信号的价位很高,那也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也许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或更多的依恋。可悲的是,一旦大脑被无爱和无助所塑造影响,自由就不再是一种补救措施。它实际上可能被用于更多的游戏、赌博、毒品或酒精。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说,自由来得太晚了。病人已经受到了伤害。
不受污染的自由感比避免接触成瘾物更重要。
以下内容摘自《学校压力使学生更容易成瘾》
学校压力使学生更容易成瘾
Bruce Alexander 的「老鼠乐园」实验表明,我们不能在笼子里的老鼠身上研究上瘾。类似地,如果不在自由活动的环境中(相对于学校环境)研究孩子们,我们就不能对学习内驱力[41]、拖延[42]、电子游戏上瘾[43]或学生的药物滥用作出判断。
尽管老鼠乐园具有开创性的影响,而且关于压力和上瘾的后续研究也很丰富,但关于药物滥用的真相仍然需要对抗多种利益力量。时至今日,许多精神病学家很少考虑到上瘾的压力模型。许多学校心理学家甚至从未听说过老鼠乐园的实验,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压力对猖獗的青少年上瘾问题的影响。当我主张强制学校教育必须结束[36]时,我看到那些原本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们问道:「学校会增加成瘾性?」。当我补充说日托压力也可能起作用时,我遇到的反应近乎愤怒,因为我被指控对一个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机构」进行抹黑。这就是为什么理解压力在上瘾中的作用对于培养一个更健康的社会至关重要。
矛盾的是,学校对容易上瘾的消极影响被扭曲了,并被用作强制学校教育[44]的借口之一。这样的说法是极其无知的:懒惰的年轻人[45]如果任其自生自灭,就会向毒品、酒精或电子游戏祈祷。貌似,观察者只要稍微看一眼滥用的模式,就应该能找到关于压力对自我控制和上瘾的影响的明显证据。即使只是快速回顾一下孩子们玩电子游戏的情形,也能看出一个快乐的孩子和一个受到压力或虐待的孩子之间的区别。压力过大的成年人在冰箱里寻求安慰,然而他们意识不到压力过大的学生会在血腥暴力的电子游戏[46]中找到安慰和逃避。
除了压力之外,学校对上瘾的影响还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聊[47](即未得到满足的学习内驱力[41])和同辈压力。
心理学和自助书架因为无穷尽的避免学校压力的善意建议而不堪重负。所有这些建议只需一个动作就可以免除:结束强制学校教育[44]。我们没有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环境来成长和发展,而是把他们推入了一个紧缩的纪律和规则的循环,使事情变得更糟。
耶鲁大学压力中心的 Rajita Sinha 博士一直是该领域良好理念的热情倡导者。她对压力和上瘾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以下是 Sinha 对已知的压力和上瘾之间的联系的全面综述的节选:
已有大量文献指明了急性和慢性压力与滥用成瘾物质的动机之间的重要联系。许多主要的成瘾理论也指出了压力在成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理论包括心理学模型:认为使用和滥用药物是处理压力、缓解紧张、自我药疗和减少戒断期的痛苦的一种应对策略;也包括神经生物学模型:提出激励敏感化和压力异位的概念,以解释奖励、学习和压力导致的神经回路中的神经适应如何增强渴求、失控和强迫行为,这些是从偶然使用药物,到不顾不良后果、无法停止长期使用的关键因素,也是成瘾的一个关键特征。
引用的摘录来自以下参考文献:
标题:Chronic Stress, Drug Use, and Vulnerability to Addiction
作者:Rajita Sinha
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732004/
反向链接:强制学校教育必须结束[36]
进一步阅读
叶峻峣:习得性无助增加成瘾风险叶峻峣:学校让人沾染上的 100+ 恶习教育问题参考
1. 自学 ./353404375.html2.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3. 强制学校教育 ./351869026.html
4. 神经网络战争 ./359658715.html
5. 学习的乐趣 ./73383015.html
6. 无语义学习 ./295053968.html
7.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8. 一致性与连贯性 ./264327134.html
9. 课程 ./469943493.html
10. 干扰 ./269974053.html
11. 学习内驱力与习得性无助 ./65899656.html
12. 解码失败惩罚 ./359921139.html
13. 老汤比喻 ./306014650.html
14. 为什么孩子们讨厌学校? ./70779863.html
15. 学习的基本规律 ./273225977.html
16. 一致性与连贯性 ./264327134.html
17. 我如何才能从外部激励孩子? ./357893386.html
18. 4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19. 6 学习内驱力和奖励(6.1-6.10) ./64571517.html
20. 语义框架 ./295032009.html
21. 学习内驱力的优化 ./357209357.html
22. 记忆复杂性 ./304800091.html
23. 适用性 ./517317208.html
24. 记忆稳定性 ./559298549.html
25. 学习的乐趣 ./1578551193.html
26. 解码失败惩罚 ./359921139.html
27. 习得性无助 ./575245791.html
28. 多样奖励对于预防上瘾的作用 ./490001254.html
29. 彼得 · 沃兹尼亚克 ./303204832.html
30.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31. 神经网络战争 ./359658715.html
32. 学习内驱力与习得性无助 ./65899656.html
33. 游戏障碍 ./487955131.html
34. 强制学校教育 ./351869026.html
35. 智力 ./492731786.html
36. 强制学校教育必须结束 ./418098485.html
37. 学习内驱力与习得性无助 ./65899656.html
38.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39. 神经网络战争 ./359658715.html
40. 教育抵消进化 ./66279009.html
41. 学习内驱力 ./52990549.html
42. 理性拖延 ./350725699.html
43. 游戏障碍 ./487955131.html
44. 强制学校教育 ./351869026.html
45. 流言:学生天生懒惰,不喜欢学习 ./348663583.html
46. 电子游戏 ./479108151.html
47. 无聊 ./386603182.html